鋰電池的壓差
壓差又分為動態壓差和靜態壓差。鋰電制造商通常在發貨前,由制造部門或品質部門對電池的靜態壓差進行檢驗。電池包在充放電測試完畢,經過靜置一段時間后,測量電池包單串的最高電壓和最低電壓,兩者的差值即為壓差。若這個差值高于工藝規格的壓差要求則判定為壓差大的不良。單位一般為毫伏(mv)。
具體來說,鋰電池在充放電時,由于電池內部化學反應的進行,正負極的電壓會發生變化,從而產生電壓差。這個電壓差的大小反映了電池內阻的大小以及電池性能的優劣。一般來說,壓差越小,代表電池的內阻越小,性能越好。反之,壓差越大,可能意味著電池內部存在某些問題,如極板損壞、電解液濃度不均等,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電池性能下降,甚至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。
在實際應用中,對于鋰電池的電壓差有一定的標準范圍。一般來說,鋰電池組的壓差應不超過5 mv,這是為了確保電池組的穩定運行和延長其使用壽命。當然,這個標準可能會因不同的電池類型、用途以及制造商而有所不同。
壓差大的原因總結
引起電池包壓差大的原因很多,同充高放低類似,如電芯方面(電芯的質量,如內阻、電壓、容量、自放電率,一致性等)、保護板或BMS方面、電池包模組結構設計、箱體結構涉及、散熱系統、配檔標準、制程操作、工裝夾具、環境溫度、點焊工藝、充放電工藝、等都有密切的關系。
針對一些電池包拆解發現無異常的,重組OK的,則不排除為虛焊、漏焊等接觸不良或螺絲位鎖緊所致。若批量性的壓差大則不排除與電池包內的溫度分布不均勻有關,則需要從模組、箱體結構、及熱管理等方面去考慮改善。
壓差大的原因涉及的因素和方面較多且非常復雜。以上僅列舉的只是主要的、典型的失效原因,供參考借鑒。電池包會涉及到的電池類型(如方型,圓柱,軟包等)和電池模組工藝(如螺絲連接、鎳片焊接等)的不同,因此導致充高放低的原因會有些差異。在后續的不良失效模式分析中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。